北京市十一學校原為中央軍委子弟學校,1952年在周恩來、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關懷下建立,聶榮臻元帥用新中國的誕生日為學校命名。
學校于1992年提出并實行“國有民辦”辦學體制改革,自此,學校得到快速發(fā)展,成為師資力量雄厚、環(huán)境設施較好、辦學質(zhì)量優(yōu)秀的現(xiàn)代化學校,享譽京城內(nèi)外。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底,學校回歸公辦。2010年被批準為北京市綜合改革實驗學校,2011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深化基礎教育學校辦學體制改革試驗項目學校。”
學校占地234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現(xiàn)有4000余名學生,形成1430個教學班,是一所擁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學。
現(xiàn)有特級教師 28人,高級教師175人,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耶魯?shù)让5闹蟹讲┦?0人,市區(qū)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104人,來自牛津、劍橋、耶魯、哥倫比亞等世界名校的69名外籍教師。此外,學校建立了由中科院、北大、清華、北師大等科研院所的專家組成的教師成長指導團隊。
較好的教育帶來較好的辦學成績。2012年高考,600分以上219人,是海淀區(qū)600分以上人數(shù)超過200人的兩所學校之一。63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2013年高考,首屆走班選課的363名學生參加高考,650分以上199人,北大清華錄取人數(shù)達到81人,均列北京市前列。與此同時,更多學生走進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萊頓大學等歐美名校和港澳大學,在全球范圍內(nèi)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yè),學生多元發(fā)展、個性發(fā)展的特點進一步彰顯。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學校、全國創(chuàng)建綠色學;顒酉冗M學校、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北京市藝術教育金帆獎、北京市電化教育先進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等,并成為國家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等10余個單位各級各類教育課題項目的實驗學校。2006年和2007年,在由北京晨報、新浪教育頻道等多家媒體共同組織進行的“京城教育調(diào)查”活動中,我校先后被評為“北京市較具影響力的中學”、“市民滿意度較高的中學”、“畢業(yè)生較具競爭力的中學”。學校黨組織2011年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我們將與時俱進,追求創(chuàng)新,營造一個適合學生成長的學校生態(tài),讓他們逐步發(fā)現(xiàn)自我、喚醒自我,較終成為自我。
來源:國際學校網(wǎng) 本頁網(wǎng)址:http://www.gzmdn.com.cn/bjsyxx/19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