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來,留學或者區(qū)國際學校,似乎成了一種風氣,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根本沒有給你的孩子從根本解決問題。小孩的教育并不是如此來敷衍的,也不是好的學校上不了,就花費大量的金錢去國際學校,這樣只會是在“坑”孩子,沒有效果的教育,就是在耗費孩子的未來。
上周和三個家長交流,都碰到三個非常典型的教育問題:
一.家長看到孩子(初一)每天被作業(yè)拖著精疲力盡,實在不忍心,計劃下年換國際學校;
二.初三的學生,隨著學業(yè)的加重,慢慢掉隊,也打不起精神學習,逼迫無效,計劃高中換國際學校;
三.孩子(初三)在體制內(nèi)學的不錯,但是未來已經(jīng)明確要出國讀大學,所以,在沖刺上海四大名校(體制內(nèi)),如果沖刺得上,就上;如果沒上成四大,就轉國際。
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國際學校是一個解決方案,如果在體制內(nèi)遇到挑戰(zhàn),或者達不到名校目的,就選擇國際學校。
對了,這幾年,聽到大家們較多一種觀點是:如果上不了清華北大,我們就出國讀書。。。
留學和國際學校的風行,尤其是低齡留學的風潮,已經(jīng)十多年了。開始的時候,國際學校和留學成了LA JI教育的代名詞。很多在體制內(nèi)學校學不好的學生,都去了國際學校,或者澳大利亞新西蘭留學了。
但是,這幾年,隨著國人經(jīng)濟實力的增加,和體制內(nèi)教育環(huán)境的日益惡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主動出國。國際學校的招生,和留學的質(zhì)量也日益提高。好的國際學校的招生水平,已經(jīng)和重點學校一樣,甚至更高了。
但是,教育的國際化,從來都不是解決教育問題的根本途徑。甚至,很多時候,留學/國際學校是個陷阱,很深的陷阱。為什么這么說?
對待自己孩子的學習,要從根上找原因,而不是上不了國內(nèi)的好學校,就簡單的用錢把孩子送上國際學校,國際學校也未必就是保險箱,有的國際學校實則上各方面都不是很好,所以希望各位端正自己的問題,找準孩子的弱點,找出對策,而不是孤注一擲。
因為:
一.進不了好的國際學校。哪怕在上海,除了五六所辦的還差強人意的國際學校外,其他的五六十所國際學校,其實,招生門檻是很低的。試想一下,孩子到了這樣的一個學習環(huán)境,會學好嗎。
二.國際學校/留學都是英語教學。學生原來用中文都學的差強人意,要用外語來學習,還要學好,豈不是難上加難。
三.在加上,國際學校/大部分留學的教育,教學管理相對都比較松散。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需要很強的自律和主動學習。這些,都是很多學生所欠缺的。
這些年我看到的一個較遺憾,較危險,較心疼的一個現(xiàn)象是:很多孩子在初中/小學階段就轉入國際體系,但是英語也是半瓶水,中文也是半瓶水。較后,不知道補英文還是補中文。
我經(jīng)常在設想一個場景,一個學習一般的學生。在國內(nèi)如果可以相對正常的完成學業(yè),雖然不是學霸,但是進入社會以后,他還是個正常職業(yè)人,也接地氣,和中國文化無隔閡,也許還可以找到他的機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做出些成績來;
如果這樣不中不西的留學,留在國外也可能困難,回國也對本土文化有很遠的距離感,沒法深根發(fā)展。這才是較危險的一種狀態(tài)。
我們追求的中西結合,較后變成了不中不西。
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國際學校,或者留學,如果是一種逃避,那只是把問題延后。你可以花錢幫孩子完成高中,甚至大學,但是大學畢業(yè)之后呢,我們還能怎么幫到孩子。
我現(xiàn)在邊寫,邊和七年群的家長互動探討,剛才有個教師家長的信息:
真的當你的孩子去了國際班,或者是去接受國際化教育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脫離了國內(nèi)這種你覺得無法接受的繁重的教育體制,到了國外,其實那種來自各方面的問題,也不會少。
其實那時候大家選擇國際化教育,初衷是好的,那就是通過國際學校,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然后又有更好的語言能力,而且對西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有更多的了解,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和學習經(jīng)歷,回到國內(nèi)的話,能更好的謀求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真正這么去做的時候,確實會遇到很多的問題。
學校有體制內(nèi)轉學過來的學校,除了很少數(shù)轉學過來的孩子成績跟的上以外,很多孩子也同樣在班級上表現(xiàn)中下,英文課程的時候是上單獨ESL課程的,但是ESL老師并不是很好找,當然上正課的老師也能找。
有個初一班級(全體制內(nèi)轉過來的)只能上3年級的課程,學了一年,也才上4年級,這時候已經(jīng)是美國體制的8年級了,應該要考高中了,看著他們這一年,我都揪心,這體制內(nèi)回不去,正規(guī)的國際課程又跟不上,這較寶貴的幾年時間,這樣耽誤可嚇人啊。
總結:結合以上聊的這么多內(nèi)容和親生體驗,各位家長同志們,在孩子選擇留學或者在國內(nèi)選擇國際學校的問題上,這是一種理念或者說是教育觀念的體現(xiàn)。雖然說國外的教育理念方面可能比較先進,師資配備豐富,孩子去了接受應對一些挑戰(zhàn),能夠成長的也不錯。但是這也不是解決教育的保險箱,到了國外學不好,不學好的孩子也是不少了,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朋友自己去理解了。
推薦閱讀:
來源:國際學校網(wǎng) 本頁網(wǎng)址:http://www.gzmdn.com.cn/wenda/198577.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wǎng)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nèi)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