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長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一般國際學校宣傳中都會寫,輕松學習的教育理念,中英雙語的融合培養(yǎng)……普通人說起國際學校,認為他們有錢,攀比,只學英語,其他沒什么壓力就等著出國了。但是較近,國際學校家長圈也從很多家長口中聽說,國際學校的壓力可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輕!
轉(zhuǎn)學到國際學校的擰巴
一般在公立學校的孩子,習慣了老師安排作業(yè)監(jiān)督批改作業(yè),孩子自己的主動性發(fā)揮較少,公立學校成績計算中,平時成績占比也相對少,大約能到40%就是較多了。
而國際學校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自主安排,且平時成績大約能占比到60%以上。國際學校的作業(yè)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的那種,而是跨越好幾個學科,需要安排好時間一點點完成。
很多家庭沒有英語成長環(huán)境,把孩子轉(zhuǎn)到國際學校之后,孩子也跟不上英語課堂,等待孩子的是各種各樣的英語班,銜接班,還有孩子個人需要無窮無盡的適應。
據(jù)某國際學校一位學霸,他說剛來國際學校英語完全聽不懂,在公辦學校學了一口啞巴英語,同學也有因為英語跟不上被開除的……后來他每天堅持聽聽力,鼓起勇氣張開嘴巴說英語,1年之后才較終有些適應了,不過學校還有各種活動要參加,標化考試得提前準備,做所有的一切為了申請大學……
這一個國際高中上完,可能真不比公立學校輕松多少,而公立學校的高中,相比很多人都有所了解。
這還不算某些家長不清楚要讓孩子未來走哪條路,兼顧國內(nèi)會考、又要拿到國外名校offer,讓孩子瞻前顧后,在中外教育體系中搖擺。
國際學校在校生的那些苦中作樂
一般國際學校的一天結(jié)束于下午3點50左右,公辦國際部較多到下午4點半。
一般在IB學校,學生必須選擇3門HL(high-level)課,3門普階課,每門課7分,總分42分,還有老師對學生的內(nèi)部打分和拓展論文總計3分,45分才是IB滿分。在某IB學校上學到高一的學生說,“我們10年級的課表分為單日和雙日,而每天的學習時間也差不多到12個小時,我總是特別擔心自己因為不積極,而落下自己的平時成績”。
在某AP課程班的學生說,“在高二的一年里奮斗的記憶里不可或缺的元素便是美國歷史。我對這門課從來都很沒有自信,我不精通歷史,不懂各國地理,也不明白國際關系。我甚至連一些常人須知的著名事件都不曾聽過。美國歷史所占用的學習時間大到我一度覺得太劃不來,晚自習三個小時平均每日美國歷史要用一個半小時都看書…”
了解了國際學校學生的經(jīng)歷之后,有沒有那么一絲絲的想起自己的青春奮斗歲月。其實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奮斗是給人增加一種氣質(zhì),讓人變得積極主動,更好地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所以你憑什么會認為,一個有抱負、想突破的國際學校的孩子,是懶散沒壓力的呢?
應對留學申請中的那些考試
為了準備申請大學,國際學校學生要有的考試相當之多,托福、雅思、SAT、IB(AP)(A-level)…而這些考試大多是一年一度的統(tǒng)考,如果錯過第一年,就像錯過高考,往往需要第二年再去考,太晚的話往往會錯過申請時間,試問國際學校的學生們,在參加那么多活動的情況下,還要怎么保證學習成績?答案只能是背后下苦工了。
基本所有出國黨的語言考試安排都是高一考托福,高二考sat或者sat2,然后高三那年在申請季前再刷搞一下分數(shù),所以如果詞匯量太低的話,根本就不能達到要求。
一般高二開始SAT的備考,SAT可以看成類似于是美國的高考,會考察學生閱讀語法數(shù)學以及寫作的技能,準備考試的過程其實和中考高考挺像。一位在上海讀國際學校的學生李向南說,“會有一本官方指南涵蓋考點,然后大家會狂刷歷年的真題以及專項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分數(shù),詞匯量要求基本是近一萬,而且中國大陸沒有設置考點,所以每隔幾個月整個十一年級都會消失飛出去參加SAT考試,考試都是在周六”。
除此之外,IB學生還要求做滿150小時符合要求的社會實踐活動。
所以,在打怪升級的路上,從來沒有看似努力的作秀,要的只是你能上場的實力。
來源:國際學校網(wǎng) 本頁網(wǎng)址:http://www.gzmdn.com.cn/wenda/198197.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wǎng)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nèi)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