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表面上來看是一門應試課程,很多家長在要不要讓孩子報這門課時都會猶豫,除了應試技巧孩子還能學到什么。除了一些“大道理”,比如擴展視野,增加詞匯量,了解學科知識等等,當了這些年的托福閱讀老師,我想說,托福培養(yǎng)的是一種思維習慣。
我想從大家熟悉的兩方面來講。第一,是大家所說的應試技巧。其實與其說是應試技巧還不如說是閱讀習慣。如何把握文章的結構,如何分清句子的主次,這些對于今后的學習深造意義重大。國外的學習往往更傾向于自主性,鼓勵學生去鉆研,去閱讀。如果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往往會成為一種負擔,而非樂趣。而且大部分的托福文章都是篇學術類的,但是這種文章的邏輯之嚴密,結構之清晰,遠非一般學校英語課上接觸到的文章可比。這樣的寫作手法對于大部分考生來說都是一種啟迪,而寫作則較能反映一個認得思維模式。正如羅素所說“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閱讀使人充實,談論使人機智,寫作使人精確。
另一方面,是我們所說的開闊眼界。詞匯等等都是死的,而認得思維是活的。中國的教育傾向于填鴨式,書上所說即是對的,學生懶得去思考。而西方教育更傾向于辯證思維,問題都是開放式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比如他們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是哥倫布日志的節(jié)選,除了常規(guī)的閱讀理解題,還會引申出各類思考題,如“根據你的理解,哥倫布為什么經常在見到事物時想到它們的金錢價值?”,或“從哥倫布停止的地方續(xù)寫,寫一篇日志來描述你探索加勒比海時的想法”等等。這些問題都能很好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邏輯判斷,辯證思維能力。
這個社會,分數往往是名校的敲門磚,但是所有家長都明白,分數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一切。孩子在一門課上培養(yǎng)的能力,思維習慣,這對其今后的人生起著指導作用。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來源:國際學校網 本頁網址:http://www.gzmdn.com.cn/toefl/789.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