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國際課程重在培養(yǎng)全面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IB課程科目有很多,如果你對中文科目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什么是IB課程稍微會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IB中文課程的學習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什么是IB課程?
IB課程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IB課程),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計的為期兩年的課程。
高中十一和十二年級學生設置的兩年制大學預科課程。IB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chǔ)而自成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fā)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yōu)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nèi)容。因此IB課程體系即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fā)展下的獨特性。
IB國際課程非常重視學生的語言,有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甚至有的同學修讀兩門第二語言等。就拿IB中文來說,分為中文A,中文B,中文Ab initio; 每種課程下面又有小分支,比如中文A下面又分為中文A:文學和中文A:語言和文學,每種下面又再細分為高級(High Level,簡稱HL)和標準級(Standard Level,簡稱SL),以供不同中文背景的學生學習。說到這里,大家可能覺得有點亂,看個示意圖會比較清楚一些:
類別
適合對象
第一學科組
Chinese
中文A:文學
(分HL和SL)
一般適合家庭母語為中文且僅全英文授課時間不足三年者
中文A:語言和文學
(分HL和SL)
一般適合家庭母語為中文但在國際學校讀書超過三年以上者
中文A:文學與表演藝術(shù)(僅SL)
跨學科課程,結(jié)合中文文學和藝術(shù)科目
第二學科組
Mandarin
中文B-HL
適合愛好中文及了解部分中國文學的外國學生
中文B-SL
適合愛好中文的外國學生
中文Ab initio
針對外國學生學習入門漢語者
看到這里,很多學生和家長可能會想:中文A有點像中國的語文,中文B就是教外國人說的中文。我們可以簡單的這么理解,但實際上,中文A與中國的中小學(微博)語文在很多方面差別還是較大的。下面我們重點講一下IB中文都學什么? 怎么學?
首先,中文A的課程教學重點不是中文語言的本身,而是中文及部分翻譯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分析與鑒賞。
“第1學科組各門課程的設計旨在通過培養(yǎng)學生高度的社會洞察力、審美和文化素養(yǎng)、有效的交流溝通技能,以支持他們未來的學術(shù)研究!罢Z言A:文學”關(guān)注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批評技巧的理解,并提升他們獨立做出文學判斷的能力。 “語言A:語言與文學”則關(guān)注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意的建構(gòu)性以及語境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 “文學與表演藝術(shù)”則使學生將文學分析與研究表演藝術(shù)的作用結(jié)合起來,發(fā)展我們對戲劇文學的了解。”(摘自IB中文A大綱說明)
IB中文該怎么學呢?一定要在老師指導下學!一般老師會按照大綱的考核要求并根據(jù)學生特殊要求和興趣安排教學,選定要讀的書目。這個書目也不是隨便選的,IBO會給出指定作家名單以及作品的大表,老師們可以從中選取。比如翻譯作品2-3部;精讀作品2-4部,且涵蓋不同文學體裁,如詩歌,戲劇,散文,小說等;按照同一文學體裁編組的作品3-4部;自選作品3部。
老師們經(jīng)常會讓學生對比一些作品并作出分析,比如,舉例說明“短篇小說中的背景交待或環(huán)境描寫的任何細節(jié)都必須對人物刻畫或情節(jié)發(fā)展有所幫助”;也有一些綜合題目,比如“成功的文學作品能感動不同時代的讀者。請通過對所學過的至少兩篇(部)作品的具體分析,解釋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文學作品具有這種超越時間的感染力!(摘自2011年IB中文考卷)
看到這里,可能您會問:原來是讀書啊,不考字、詞、句子,也不考文言文? 是的。IB中文A看中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看中學生對語言的應用、對作品的分析水平和批判性反思考。所以在學習的內(nèi)容上反映出來是閱讀作品并思考、分析;在考核上注重學生的口頭評論和表達,以及書面的分析和表述等。 我們平時聽的“語文”,是國內(nèi)高中的中文課程,它包含了中文基本的聽說讀寫,也涵蓋了一些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學習模式主要以老師講解,學生學習為主。和IB中文的差別還是很大的。IB中文不再僅僅局限于中文的基礎(chǔ)學習,更多地關(guān)注在文學作品的鑒賞上,對文學作品的分析,不再是聽任老師說,而是以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分析為主,更強調(diào)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思考,自我認知,不再是應試的考試了。
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有的IB學校沒有IB中文老師,但是學生也可以選擇IB中文,這類學生稱為在校自修生(Self-taught)。這類學生只可以選修語言A:文學的SL。他們要和其他SL的學生一樣達到教學大綱中的基本要求。
總的來說,中文A的學習注重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分析,對比。要求學生以清晰、明確的語言,有效地組織自己的思想觀點,掌握正式表達和進行文學分析所需要的詞匯。平時的學習要注意積累各種不同文學體裁,寫作手法,創(chuàng)作手法,表達技巧等。
其次,中文B的課程重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和口頭交際能力。這個我們比較好理解,就像我們平常學習英語一樣,聽說讀寫這些內(nèi)容。說得直接一些,中文A側(cè)重文學的學習,需要閱讀鑒賞,而中文B側(cè)重基本的中文聽說讀寫能力。由于學習中文B的學生多是外國學生或者是從小一直在國際學校讀書的且不愿意把中文學習到高難度的中國學生,我們再次就不在介紹。
根據(jù)漢通多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般選中文A:文學的學生,中考后開始讀IB的學生選的多一些;選中文A:語言和文學的學生,家庭語言雖是中文,但在國際學校讀初高中并希望拿到雙語文憑的學生較多,京西、樂成,順義,耀中等國際學校拿雙語文憑的此類學生較多。這些中文選A,英文也選A的學生,通過考試就可以拿到雙語文憑。這也正是IBDP課程針對國際流動子女家庭提供的一項語言優(yōu)勢。
關(guān)于IB課程的文學部分就為您介紹到這,相信您看過本篇文章后對于什么是IB課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想了解更多IB國際課程的相關(guān)信息,歡迎咨詢國際學校網(wǎng)留學專家。
來源:國際學校網(wǎng) 本頁網(wǎng)址:http://www.gzmdn.com.cn/ib/kecheng/3095.html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wǎng)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nèi)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