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做好留學規(guī)劃?究竟該什么時候讓孩子留學、到哪兒留學、如何著手出國留學?面對全球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選擇什么教育制度才較適合孩子及其往后的人生發(fā)展?圍繞以上疑問,中國國際教育論壇、廣東優(yōu)聯(lián)、興業(yè)銀行私人銀行等于11月2日在佛山市皇冠假日酒店聯(lián)合舉辦“英美留學規(guī)劃分享會”,邀來資深國際教育人士、國際名校在校生連同家長、學生,共同分享討論、探尋問題的答案。
理性反思
近年來,中國家庭送孩子出國留學蔚然成風。然而,沒有做足充分的留學規(guī)劃,留學前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銜接過渡,這已導致相當一批中國留學生不適應海外學習生活,較終學業(yè)失敗。
美國較新調(diào)研發(fā)布的《留美大陸學生現(xiàn)狀白皮書》指出,近年來有相當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因?qū)W業(yè)能力不足而遭到校方開除。該份研究報告尤其指出,與中國學生給予他人的“學霸”印象截然不同,近些年,不少中國留學生根本對國外的學校、教育制度缺乏認識,也不了解甚至無法適應中外教育差異,有相當一批中國留學生因?qū)W業(yè)因素而被學校開除。此外,調(diào)研還發(fā)現(xiàn),部分中國低齡留學生由于留學目標不堅定,出國之后沉迷于娛樂活動、經(jīng)常曠課,或未成年就沉迷上吸煙、喝酒,而遭校方警告甚至開除。更有一些中國留學生因留學準備不足,語言不過關,對異國文俗文化不了解等,在留學過程中遭遇意想不到的交往困境,較終也不得不中止留學計劃。
在“英美留學規(guī)劃分享會”上,不少家長較終形成共識:任何以家長個人意愿或跟風、無目標的盲目留學,對孩子來說極有可能是錯誤的決定。送孩子出國留學,關鍵還得有規(guī)劃、有目標,有過渡、有銜接,由此找對一條適合孩子成長發(fā)展的出國留學之路。
過來人說
對于是否要留學,怎樣著手出國留學,作為“過來人”,NCPA美式高中在讀生倪陽頗有心得。
倪陽從小個性張揚,課上總要搶著第一個回答問題,但這種性格卻被老師“標簽”為課堂上的“刺頭”,學習積極主動反遭老師打壓。考慮到無法改變自己的個性特點,而自己的行為又得不到老師理解,憑借從小學習鍛煉的良好英語聽說能力,倪陽初中的時候,選擇了出國留學,到加拿大繼續(xù)學業(yè)。一年后,又進入NCPA美式高中,在純美式教育體系中接受過渡式國際教育,以做足沖刺國外知名大學的升學準備。
倪陽在分享會上介紹,就自身求學經(jīng)歷,她深刻體會到,因個人有需要、追求更適合自己成長發(fā)展,而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國際教育,在此前提下選擇出國留學,才是對的選擇。而在有了出國留學的打算以后,尤其是中學就有出國打算的學生,應該先在國內(nèi)的國際學校中進行一系列過渡式的國際教育體驗,一方面熟悉全英語境教育,一方面浸潤在國際教育制度的氛圍下生活學習,這對于成功出國留學尤為重要。
倪陽有過國內(nèi)、國外的不同學習體驗,她指出,到國外留學,良好的心態(tài)、心智很重要,能否適應國外自主的學習方式、獨立、批判的思維很重要,而擁有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倪陽舉了一個例子:國內(nèi)的體育課就是“純體力活”,而國際教育體系下的體育課,比如學打籃球,老師會要求大家先提前自學籃球運動發(fā)展歷史、籃球比賽規(guī)則,然后課堂上讓大伙自行組隊,分頭負責球隊的經(jīng)紀人管理、球隊營銷宣傳、出場運動員等,較后打比賽。這樣的課堂安排既要求大家自學知識點,又達到開展體育鍛煉的目的。作為留學生,若自身個性或?qū)W習習慣無法適應這樣的課堂安排,則很難適應國外教育方式,更無法順利國外求學。
而在語言能力方面,留學過程中,生活、學習處處都要用到英語。若語言不過關,別說課堂上能否跟大家交流、聽懂課堂內(nèi)容,就是日常遇上了麻煩、想求助,例如被搶劫、丟了東西想要報警,語言不過關也根本沒辦法尋求幫助。“總的說來,在留學之前想好自己是否合適,然后找一所資質(zhì)良好的國際學校就讀,為出國求學做足銜接準備,這樣出國留學才有規(guī)劃,也擁有更好的過渡,為順利出國深造打好基礎。”
業(yè)界聲音
圍繞出國留學的現(xiàn)狀,嶺南大講堂特邀國際教育專家沈敏靜提出,面對當前留學大潮,事實上家長、學生更應對出國留學作出理性思考。
“絕不是不差錢就得送孩子留學,更不該因為成年人有移民傾向而讓孩子出國留學‘打頭陣’。”沈敏靜認為,送孩子出國留學,首先要考慮這是否適合孩子個性特點及成長發(fā)展需要,孩子能否適應國外教育體系、教育制度及思維模式、生活方式;進而再根據(jù)孩子個性特點、興趣特長,選對留學國家、留學時機。
沈敏靜表示,她更贊同準留學生先在國內(nèi)掌握基本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提升文化素質(zhì)水平,并在國內(nèi)接受一段國際教育的銜接課程,再赴海外求學。這樣,留學更有規(guī)劃,也符合學生成長需要,為未來順利過渡到海外接受國際教育做足準備。
來源:國際學校網(wǎng) 本頁網(wǎng)址:http://gzmdn.com.cn/ban/wenda/190578.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wǎng)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nèi)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