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別的不講,英語水平總比呆在國內(nèi)的孩子要高的。
問題: 為什么在國外念高中的孩子的SAT考分,沒有在國內(nèi)復習的孩子成績高?這個問題在去年下半年以后,被反復問到,提出這個問題的家長的思維格式如下:
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別的不講,英語水平總比呆在國內(nèi)的孩子要高的,考一個英語考試SAT,成績當然會高一些。當然這些都是家長們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的美好愿望:花錢去美國讀書,英語當然更好羅。
當然,也正是由于這樣的期望和現(xiàn)實之間落差巨大,導致這樣的信息會更多被披露。很多國內(nèi)孩子沒有考好,也就放棄了出國求學的念頭,有一個或者多個SAT的糟糕成績,但是知道的人不多,也很常見。
那么什么原因導致孩子沒有考好呢?
接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出來混,自然要還。本文此處針對的主要是去美國讀高中之前沒有考過TOEFL和SSAT,僅僅考過slep,成績在40-60分之間的孩子。當然,也不乏由于英語水平出色,TOEFL考到110分,但SAT由于用錯了復習方式,當做英語復習, 結果屢次無法取得滿意成績的case,另撰文討論。
既然slep是40-60分,TOEFL一般也就是35-50分,在美國讀一年高中,自然成績增長到65分左右,要考上85分,必須補習和調整思維,但是孩子們卻沒有復習TOEFL卻準備了SAT,成績不佳,顯然是因為火候不到。
另外,復習計劃由老外制訂,不合理,復習時間不夠,等待11年級暑假再沖刺等心態(tài),都是導致成績不佳的罪魁。
但是,國外的孩子,還有一種補償性心態(tài),值得各位看官特別是家長們的重視。
由于在國外的體系下,很多孩子會被國外老師告之: TOEFL、SAT成績不是較重要的,課外活動很重要。
孩子也有機會參加很多的課外活動,也很可能取得了一些成績。而SAT成績又一直不出色,孩子們會出現(xiàn)心理上這樣的一種補償性暗示:沒關系,我課外活動出色,SAT差一點,是沒關系的。
當?shù)搅松暾垥r候,傻了眼,只有在成績相等的情況下,課外活動才會在大學申請錄取中被關注到。不然,成績不夠出色,先一步就被淘汰了,再光鮮的課外活動,還沒有發(fā)揮作用,已經(jīng)和申請材料一起被粉碎機碎掉了。
不妨認為,這樣的補償性心態(tài),僅僅是懶惰的一種變形,一個借口,這一代的孩子,如果不是找了9999種偷懶辦法都失效以后,是不愿意腳踏實地,坐下來復習的。
如此一綜合,國外的孩子成績不理想,也就很正常了。而國內(nèi),其實考的孩子更多,只不過只有考出色的孩子才會承認自己考過,如此,仿佛大家成績都很出色,其實也不然。
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wǎng)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nèi)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nèi)容。